內在創造世界,思想改變人生|Abby行銷周報
0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關於我
  • 文章
  • 立即諮詢
  • Join us
  • Login
  • 0
    內在創造世界,思想改變人生|Abby行銷周報
  • 關於我
  • 文章
  • 立即諮詢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創業之路 (4)
  • 行銷觀點 (21)
  • 職場生活 (3)
  • 從心啟程 (3)
  • 閱讀與影劇 (2)
  • 技巧與應用 (5)
創意靈感 社群經營 品牌行銷 心靈成長 企業管理 溝通表達 設計思維 短影音 市場趨勢 公司經營 觀後感 自我成長 遠端工作
  1. 首頁
  2. 部落格
  3. 平台不斷改變,但社群一直都在;粉絲沒有消失,只是看不見你的光芒。

因應未來的社群競爭策略,我們公司在社群操作上的30個轉變

平台不斷改變,但社群一直都在;粉絲沒有消失,只是看不見你的光芒。

2024 Jun 15 行銷觀點

平台不斷改變,但社群一直都在;粉絲沒有消失,只是看不見你的光芒

因應未來的社群競爭策略,我們公司在社群操作上的30個轉變:

1. 注重粉絲的情緒變化。

2. 注重受眾的情感設定與故事。

3. 注重消費者面臨的一系列任務場景。

4. 注重文案中所帶出來的情感,而非技巧。

5. 認清消費的事實是「用途」,而非「外觀」。

6. 社群要的不是專業先行,而是引起討論與擴散。

7. 降低圖片商業感,社群上真正需要的設計是「親切感」而非「精緻度」。 ​

8. 創意的取捨很重要,一篇貼文放太多好東西,沒人要看。 ​

9. 一字一句都不能模糊,每個名詞都在呈現品牌的個性。

10. 社群貼文中必須要有個明確的人物存在,要為小編取名字,做出形象設計與角色設定。

11. 做社群之前必須做好品牌定位,所有執行策略才會發揮效果。

12. 加強品牌端的社群認知地圖,分析品牌的感性結構。

13. 讓客戶從簽約開始,只需要被動等待通知,並跟隨我們進行社群操作。

14. 經營的是社群,連客戶的情緒也要照顧。校稿過程中的客戶感受照顧好,過稿過的快。

15. 分析每一次校稿會快速通過的關鍵決策點。

16. 社群健診結論圖表化,加強客戶對社群的正確認知。

17. 關注競爭者的優勢,繞過他的優勢,而非模仿他的優勢。

18. 產品優勢交給客戶,我們要做的是,透過對話走進粉絲的心裡。

19. 理解消費過程中的每道阻礙,提高消費者對品牌/商品的認知,降低與實體產品的落差感。

20. 分析品牌對於購物設計的流程,以及消費者想要的購物流程兩者之間的落差。

21. 根據轉換目標客製專屬的一系列創意內容操作。

22. 制定鐵粉養成階段性計畫。

​23. 制定品牌社群操作的關鍵字。

​24. 團隊的每個人都要懂得文字溝通上的商業禮儀。

​25. 我們做的是內容創意,而非經營上的瑣事,例如:回覆私訊。 ​

26. 過度在文字及圖片上追求完美,要考量到機會成本,可能不符合效益。 ​

27. 專業分工所進行的溝通流程,是社群操作上最大的損耗。 ​

28. 只有認可自己生活在網路社群之中,善用文字傳遞思想的人,才有機會做好社群這件事。 ​

29. 社群是品牌的第一線發聲場合,在社群的公關意識上更重視,避免政治、宗教、兩性等話題。 ​

30. 社群最重要的是正確的溝通方式、系統化的流程、風格上的精準定位,還有這三件事情的整合與管理。


可以發現我們在社群經營上的五個重點:

1. 不斷縮短溝通流程。

2. 降低落差感。

3. 降低文案與設計上的精緻度。

4. 提高對粉絲情感上的洞察。

5. 提升品牌價值的認知。

而正確的社群策略流程是:

市場調查→社群健診→內容操作→廣告策略→數據分析→優化改善 ​

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努力做到:

1. 對外順應客戶的品牌調性,洞察數據帶出來的訊息,掌握粉絲情緒。

2. 對內不斷縮短流程,做好跨部門溝通。


很多想操作社群的企業主、品牌方都沒發現,這些細節需要多少專業人力來達成?其實包含預測者、經營者、分析者三種專業人才型態。

預測者需要有兩種人,一種是在執行之前必須擬定策略方針,讓資源能妥善運用的人;一種是能夠針對市場做出分析,事先找出正確受眾市場的人。

經營者就是我們一般常見的社群團隊,像是企劃、文案、設計等,一起組織成一篇貼文;還有一個我們常常忽略的,參與社群互動的人,也就是能夠與粉絲直接對話的人。

而分析者分為負責投放廣告的人,以及根據報表洞察分析的人,讓決策者可以在取得分析報告後做出決策。

這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在社群經營上人力的複雜性。


社群的形成需要時間,形成後才能開始創造品牌價值。當所有品牌廣告都在爭相搶奪版位時,造成觸及率已不容易獲取,其實粉絲一直都在,只是看不見你的差異化。

看過太多的廣告所造成的疲勞感,我們就不能繼續餵養無用的資訊,或過於複雜的內容給粉絲。

越是混亂,越是要回歸內在與單純化,這是一個長久的課題,越是提早投資在社群上,越能與粉絲之間達到共識,才能形成支撐品牌的鐵粉力量。

做品牌不簡單,做社群更沒辦法一蹴可幾。


ABOUT ME

紀紫羚 Abby Chi

擅長領域:品牌行銷、社群商務、數位廣告
自媒體:Abby行銷周報
雲時代數位有限公司|執行長
出租小編|創辦人

立即諮詢
  • 社群經營
  • 分享此文章
0則留言

相關文章

「定位」,是在混亂多元的資訊中,一眼就能認出你,那就是定位。

在真假難辨的時代,定位是最重要的事情,定位可以讓你的目標達到得更精準。

《內在成就論壇》跟對的人一起踏上旅程,不帶目的地就有所收穫與驚喜

愛瑞克老師在台上分享,「外在成就」與「內在成就」是需要同時進行的,這兩者並行,才能真正的做到「自我實現」,而「自我實現」所得到的快樂指數,是會超越過往所經歷的一切。

行銷廣告以價值主張為上策,才能保持市場地位

行銷人心裡總想著要把產品賣出去,讓公司發大財,但是不是真的有為消費者的需求層面著想,卻打了個問號。

五年後的今天,社群小編仍然是夢幻職業?

為什麼會認為小編是一項夢幻職業?表面上是一個能整天滑社群、探索新鮮事的職業,但實質上卻是被業績、成效追著跑的苦命工作者。

2023年度復盤、2024最重要的三件事

從2020年底開始我都會設定一個字,做為明年的期許

遠端工作在疫情過後,已經成為明顯的趨勢

遠端工作跟實體辦公一樣,要打造有安全感的職場環境

文章分類

  • 創業之路
  • 行銷觀點
  • 職場生活
  • 從心啟程
  • 閱讀手記
  • 學習與分享

聯絡我們

  • Email: [email protected]
  • 公司名稱: 雲時代數位有限公司
  • 統編: 83436043
  • 隱私權政策
COPYRIGHT ©內在創造世界,思想改變人生|Abby行銷周報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