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力,已然成為現在最稀缺的資源,而Z世代卻擁有「博取注意力」的能力。
不再小看Z世代:出生在虛擬世界的年輕人,非常懂得博取注意力
2024 Mar 04 行銷觀點
不再小看Z世代:出生在虛擬世界的年輕人,非常懂得博取注意力
注意力,已然成為現在最稀缺的資源,而Z世代卻擁有「博取注意力」的能力。
注意力,已然成為現在最稀缺的資源,科技巨擘為了博取更多消費者的注意力所引起的戰爭,早已進到白熱化的階段。
我們生長在豐富資源的時代,但注意力卻不斷隨著眼花撩亂的資訊在萎縮。而出生在網路原生代的年輕人,從小就沉浸在快速轉換的虛擬世界裡,他們才是最懂博取注意力的一群人。講著我們聽不懂的語言,看著我們看不懂的內容,聽著我們無法融入的音樂,甚至做著我們無法理解的行為。我們開始成為當年那個處處排斥流行的「老人」,是的,我們也走在被年輕人嫌老的路上。
「臉書?那不是長輩在用的嗎?」
「LINE?我都用IG跟朋友連絡耶!」
「Youtuber學化妝?我都從小紅書學習最新化妝技巧。」
「IG?我都用TikTok配上我的專屬音樂,就是我的標籤!」
在我跟一些年輕人聊過後,總結了他們簡單的幾個習慣:
臉書不會上去,IG是通訊軟體,LINE拿來聯絡長輩,小紅書學習新技能,TikTok在於展現自我,甚至沒有滑就沒辦法跟朋友有話題。
Z世代並不是主要的消費族群,但關注Z世代為何很重要?
因為他們擁有最大的社群影響力、最強的傳播力,以及最有創意的點子,也就是創造力,只要能夠掌握他們的能力,就能讓品牌破圈。他們喜歡衝擊性的話題,反其道而行,不只是無腦的做自己,而是更懂得做自己,選擇自己愛好的標籤,這就是真正的有個性。
張琦曾在一場演說敘述:
「70後請假是因為父母不舒服;80後請假是因為孩子不舒服;90後請假是因為他自己不舒服;00後請假是因為看你不舒服。」
聽到後都點頭如搗蒜,由此可見價值觀的差異之大,年輕人,比我們都更懂得取捨, 更懂得只把一件事情做到好。
屬於年輕人的優勢,來自虛擬世界的原生血統
而我自己是非常熱愛學習新事物的人,所以我很喜歡讓自己沉浸在每個平台發布內容,發自己喜愛的話題、隨著數據變化調整內容。因為工作關係,每天幫助客戶追逐數據,所以我自己反而不愛追逐數據,但我很愛觀察數據。
影片,我從大學開始就非常喜歡,甚至出社會後每每出遊,都一定會拍個Vlog回來。所以這次短影音的潮流上來,我沒有特別去花成本請人做,唯一花的是我假日的時間,也跟著測試了很多影音話題,雖然照我自己的方法最後都無果,才發現,短影音的邏輯真的不再是過去我們所理解的架構,直到這次我決定找個短影音企劃來幫我拍攝,一切都跟我想的不一樣。
我的短影音企劃才26歲,他的作品主題看起來都非常的淺顯易懂,但在開場及結尾會做個很有反差感的文案設計,他告訴我很多關於短影音製作的技巧,也就是「網感」。
網感?我也很懂網感啊!我帶領團隊做過許多在FB/IG上面非常有趣的企劃活動,對我們來說,要幾百塊預算達到上千則留言、互動、分享,都不難。但為何我無法融入TikTok,我自己製作的腳本在Reels效果都不錯,但在TikTok流量一直處於100~200,非常慘!
聽他解釋完後,我才知道,短影音的「網感」,有可能是我無法觸碰到的領域,因為我沒有他們的血統,再加上長期處於管理位階,我已經離他們太遙遠了。原來,他們擁有的能力,已經是我們最稀缺的資源,那就是「博取注意力」的能力,他們非常懂操作話題,知道講什麼會引起網友討論,讓網友產生疑惑、衝擊、笑點,這血統融入在他們從小到大的生長環境中,他們從小就知道「流量」代表的意義。
流量,如同他們的母語,而不是像我們後天還要去學習、去解構流量。
這是屬於年輕人的優勢,他知道如何在短時間內直達重點,在攏長的對話過程中,加入調味料。
目前我在TikTok上已經發布兩部影片,流量總算突破500了!接下來我也會陸續發布與我們家的短影音企劃合作的影片,期待未來有許多不同的火花。
創業嘛!就當作一場冒險遊戲,好玩就好。